原子吸收光譜儀常識大全,錯過就可惜了
發(fā)布時間:2022-04-21
點擊:
火焰原子化器是使用廣泛的原子化器,但它很大的缺陷是原子化效率不高,原子蒸氣停留時刻短,因而火焰中的自在原子濃度很低。原因是霧化效率低,待測物遭到大量氣體的稀釋,以及金屬原子在火焰中易受氧化作用生成熱安穩(wěn)的難熔氧化物。另一個存在的問題是火焰中的化學反應不易控制,造成火焰溫度不安穩(wěn),火焰各部分的溫度也是不均勻的應非火焰原子化器能夠進步原子化效率,進步測量的靈敏度。
在原子化進程中,用高達數(shù)百安培電流加熱石墨管,在一秒鐘內(nèi)使之達到2000℃~3000℃,樣品在如此短的時刻被加熱蒸騰、解離成分子、原子蒸氣是一個急速分散脹大改變進程。石墨管內(nèi)待測元素原子和共存物質蒸氣的濃度具有激烈的時空特性,即管內(nèi)不同點的濃度隨時刻而急速改變,同一時刻不同方位的濃度也不同。用快速響應檢測電路系統(tǒng)取得的原子吸收和背景吸收信號是兩條隨時刻改變的曲線,這便是原子化信號的瞬態(tài)性。這一點與火焰法的安穩(wěn)信號完全不同。此外,原子化進程的瞬態(tài)信號還受制于石墨管的時刻和空間溫度特性,此乃人們感興趣也是研究很多的問題之一。
靈敏度高、檢出限低 由于試樣直接注入石墨管內(nèi),樣品幾乎全部蒸騰并參與吸收試樣原子化是在惰性氣體維護下,還原性氣氛的石墨管內(nèi)進行的,有利于難熔氧化物的分化和自在原子的形成,自在原子在石墨管內(nèi)平均停留時刻長,因而管內(nèi)自在原子密度高,肯定靈敏度達10-12~10-14g。表1列出了石墨爐原子化法與火焰原子化法的靈敏度比較。